去年7月,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还表示将帮助韩国公司减少对日本的依赖,努力推动本地化进程,实现自给自足。
半导体产业产业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上游是半导体原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是核心环节,包括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下游是市场应用,包括终端产品,包括手机,PC和汽车。
9月15日,美国对华为实施的最新制裁措施生效:未经美国许可,不得将所有使用美国制造设备基于美国技术开发和生产的芯片供应给华为。
作为华为的重要供应商,在制裁发布之日(8月17日),三星和SK海力士等韩国公司停止生产供应给华为的半导体。
为了响应如此迅速的反应,韩国公司是否也希望停止向华为供应产品?三星,SK海力士:我不想停止向华为供货。
三星和SK海力士等韩国公司也被迫这样做。
华为此前宣布,2019年,华为从韩国公司购买了11.85万亿韩元(约合683亿元人民币)的产品,主要涉及芯片,半导体产品和显示器。
这一数额占了当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
占电子设备总数的近6%。
其中,三星和SK海力士都是华为的重要供应商。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在2019年对华为的销售额约为7.37万亿韩元(约合426亿元人民币),占三星电子总销售额的3.2%; SK Hynix对华为的销售额约为3万亿韩元(约合173亿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11.4%。
在今年第二季度,华为仍然是三星电子销售额最大的前五名客户之一。
三个月前,三星和SK海力士等制造商未纳入美国禁令范围。
在宣布最新禁令之后,华为从第三方库存商品的渠道已基本被封锁。
韩国媒体透露,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已向美国商务部申请向华为出口许可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司从美国获得许可证。
据有关分析,如果美国允许关联公司的申请,其限制将变得毫无意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韩国半导体是“锦绣”的。
韩国的优势主要是存储芯片和显示面板,它们处于产业链的中间。
结果,韩国半导体可能仍然被“卡住”。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三星电子和SK Hynix在2019年全球十大半导体供应商名单中分别以522亿美元的收入和224亿美元的收入以224亿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二和第三,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它们分别是12.5%和5.4%。
但是,即使三星跻身全球三大半导体供应商之列,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依靠上游供应商日本公司提供其半导体原材料。
数据显示,日本目前占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在生产半导体所需的19种基本材料中,日本在14种芯片材料的供应中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日本公司的供应,不仅韩国,而且全球半导体制造都将遭受损失。
在制裁的背景下,韩国对日本的依赖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2019年7月,日韩贸易摩擦发酵。
在原材料方面有优势的日本宣布限制向韩国出口高纯度氟化氢,氟代聚酰亚胺和光致抗蚀剂。
这三种材料都是半导体生产中使用的核心材料。
三星电子,SK Hynix和LG等韩国公司需要这些材料来生产NAND闪存,OLED屏幕和其他产品。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5月1日,韩国半导体行业的进口材料中,有91.9%的氟代聚酰亚胺,43.9%的光刻胶和93.7%的高纯度氟化氢是从日本进口的。
日本政府要求每个相关的出口项目分别获得批准,并且可以想象这对韩国半导体公司的影响。
日本人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