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T-MPLS到MPLS-TP,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经过多年的竞争和谈判达成了共识,反映了传输领域与数据字段。
要发展一体化。
可以说MPLS-TP是传输和数据领域的竞争和利益平衡协调的产物。
目前,IETF已经在MPLS-TP标准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ITU-T第15研究组在MPLS-TP标准中的发展已逐渐被IETF剥夺,并转变为企业和个人专家。
QoS是指允许用户服务在丢包率,延迟,抖动和带宽方面实现可预测服务级别的网络服务流程。
PTN设备的QoS功能包括流量分类,标记,速率限制,带宽保证,流量整形和调度策略。
PTN网络中的业务QoS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基于MPLS的流量工程(TE)和差异化服务(DiffServ)。
目标是实现服务的端到端QoS保证能力。
(1)服务路由是可控的 - 进入PTN的服务由伪线(PW)封装,然后多路复用到标签交换路径(LSP)。
LSP的建立可以通过NMS或控制平面实现。
两种建立模式的LSP路由是可控的。
(2)服务带宽可控。
目前,PTN承载的业务主要包括E1仿真和以太网业务。
E1仿真服务的带宽通常是固定和可控的,并且需要高优先级,不允许丢包,并且具有低延迟。
以太网服务可以分为两类:恒定速率服务和可变速率服务。
恒定速率业务的要求和可控性与E1仿真业务的要求和可控性基本相同。
可变速率服务通过承诺速率(CIR)和额外速率(EIR)来控制服务带宽。
也就是说,运营商只保证用户的带宽小于或等于CIR,并且当网络拥塞时可以执行EIR部分的流量。
丢弃处理以实现网络带宽资源的可控性。
具体的,运营商配置PW(即业务)的CW和LSP,并满足连接准入控制的条件:LSP中所有PW的CIR总和必须小于或等于LSP的CIR,以及所有在一个链路中。
LSP的CIR总和必须小于或等于链路的CIR。
当网络正常运行时,运营商可以满足所有业务的CIR带宽要求。
因为存在可变速率服务的突发服务(即,EIR部分),所以即使使用TE,网络中仍可能发生拥塞。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所有服务都能获得其CIR带宽需要使用差异化服务。
差异化服务源自集成服务(IntServ)。
差异化服务的目的是为因特网上的流量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级别。
与集成服务相比,差异化服务定义了一个相对简单和精细的控制系统。
此外,差异化服务是针对流聚合之后的每种类型的QoS控制,而不是针对像集成服务这样的每个流。
因此,差异化服务是可扩展的,并且可以在大型网络上提供QoS服务。
差分服务对其域边缘的传入IP流进行分类,并为每种类型分配类型标记区分服务代码点(DSCP)。
域中的核心路由器查看DSCP值,并根据每个类的特定逐跳行为(PHB)调度数据包的转发。
IETF目前定义了两个PHB:加速转发(EF)和保证转发(AF)。